
在右玉縣威遠鎮劉家窯村的小香蔥種植基地。眼下上千畝小香蔥已經進入了頭茬收獲階段,工人們正在有序地進行收割。因為這些小香蔥是作為蔬菜凍干的加工原料,所以必須保證鮮嫩,因此必須收割成像我手中這個樣子,才可以送進工廠進行加工。
基地工人蔚翠蓮:撅(花苞)、撅黃葉子、抽硬根子。
記者:這樣就合格了是吧?
蔚翠蓮:嗯,這就合格了,放在筐里。
由于工廠收購小香蔥的要求較高,因此必須由人工收割和分揀,這也給附近不少村民提供了務工機會。割蔥工人蔚翠蓮告訴記者,割1斤蔥可以掙2元錢,她平均每天干活的收入在100元左右。工人把割下來的小香蔥裝筐后,種植戶就馬上運到工廠銷售。得益于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的種植模式,小香蔥由工廠統一收購,種植戶收益比較可觀。
右玉縣小香蔥種植戶王立儒:效益是不錯的,起碼平均來說(年收入)十來萬元是有保證的。
記者:您自己租了多少地?
王立儒:我今年種了20畝。
每年5月到10月,小香蔥可以收割5茬。目前,右玉縣小香蔥種植面積達3500畝,帶動就業2200多人。在企業的生產線上,新鮮的小香蔥經過清洗、切斷、冷凍、烘干等12道工序后變成凍干,將作為調味料全部銷往歐美,產品供不應求。在右玉縣,小香蔥產業每年可以創造5000多萬元的經濟價值。近年來受到疫情影響,小香蔥出口壓力增大,政府和企業積極采取措施穩訂單、增產量,確保農民持續增收。
右玉縣圖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銷售副總經理連星煜說:“尤其今年國家在海運政策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的扶持,所以說(疫情)對企業影響不是很嚴重。然后今年的話,在縣市扶持下進行一個300畝的溫室大棚的新建,這樣的話就可以幫我們延長2個月的生產期。今年上半年訂單已經有200噸,我們預計今年一年的訂單是300噸。”
主辦單位:朔州市生態環境局 信息管理部門:朔州市環境信息中心 聯系電話:0349—2150387
晉ICP備07500137號
晉公網安備 14060202000056號
網站標識碼1406000014